• 人文艺术

历史|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八)

明代在家居士对佛教的研究,也形成一种风气。宋濂、李贽、袁宏道、矍汝稷、王宇泰、焦竑、屠隆等,都于佛学有相当理解,遗有许多有关佛学的著作。宋濂为明初翰林学士,曾三阅大藏,著有《宋学士文集》。所撰高僧塔铭等文字三十九篇,祩宏辑成《护法录》,为元末明初佛教史传的重要资料。李贽出入儒释之间,尤好禅宗。著有《..

发布时间:11-0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尘劫空尊者(33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二十九尊至第三百四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叁拾肆尊尘劫空..

发布时间:11-02

历史|明代律学的复兴和净土信仰的流行——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七)

律宗自明初以来,也很衰微。正统间(1436—1449)朴原主杭州昭庆寺,奉命开坛传戒,时称宗师(《新续高僧传》卷二十八)。万历初,如馨(1541—1615)在南京古林寺传戒,三昧(1580—1645)继之,律学大振。晚年应请入南京宝华山传戒,著有《梵网经直解》四卷。其法嗣见月继制《传戒规范》,古林遂成律宗道场。同时福州鼓山..

发布时间:10-3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应赴供尊者(33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三百二十九尊至第三百四十四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叁佰叁拾叁尊应赴供..

发布时间:10-30

故事|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独园,恭敬礼拜释迦牟尼佛。佛陀见到比丘们,即以慈悲的口吻慰问大众:“这三个月来的生活起居,是否有所匮乏?身心是否安乐?”佛陀的侍者阿难,在一旁见到佛陀如此慈愍地关心大众,深为佛陀的广大悲心所感..

发布时间:10-30